《货币战争》这本书很多人都推荐过,我也在三个月前听完了这本书。 听完之后,最大的感受就是:“我们都生活在阴谋之中”。 |
好好听听货币战争,了解一下金融历史,但我听到的是人性的贪婪欲望和不择手段。 且不说这些事情是否是真实的,宋鸿兵这本书轰动中国,并在国外发表,揭露了如此多银行家们的恶行,为什么宋鸿兵没有遭到像书中很多揭露事实的人的下场?难道真的这些银行家们坚不可摧了,不介意人们知道吗?人们了解了历年经济危机和总统被刺杀的真相,为什么没有愤怒抗议?是因为银行家们的地位已不是除了他们自己以外的人能够撼动?他们可以控制全球的经济,就能保证所有人都听命于他们。他们吸收了各国富贵聪慧的精英们加入组织,帮助他们在各国推行有利于他们的政策,他人完全插不进手,现在的美国也参与其中。除了他们内部内讧,他们的阴谋和地位无人能控制和撼动。这太可怕了! |
这本书我看得入迷,与其说是金融学著作,个人认为更像在讲述金融历史。让国人了解在我们教科书以外另一番历史争斗,开阔国人的眼界,普及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,更重要的是给大家一种忧患意识,明白改革的艰难,理解政府的举措,并且进一步激励更多国人去寻找改革的出路与去向。 |
这本书是大学时专业老师推荐的,断断续续看了近两个月,对于我这种金融小白来说实属不易,里面有很多金融术语、专业名词,看得人一个头两个大,但个人感觉还是本不错的书。从金融、经济这类全新的角度,解释了历史上一系列的著名事件,印象较深的是美国几任总统的被刺杀和意外身亡。书里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的披露,也增加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,如: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势力之大、美联储的私有实质等。结尾处,作者表示出了对中国经济(尤其是货币方面)的担忧,但也给出了参考意见和建议,虽不知可行性如何,却也算是良心之作。 |
被推荐看《货币战争》,第一部。 整理思路如下: 1.政府、银行、人民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,三者是一家人。政府为人民服务,银行为政府服务。 实际情况是,三者有彼此独立的利益。——政府、银行、人民,要看到这些“集体名词”之后都是鲜活的个人。 政府和银行,一个有权,一个有钱,相对人民(个体)来说都是强者。所以关键是,强者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和钱,他们的动机。 权和钱都是工具,关键是工具掌握在谁的手中,贤圣还是劫匪。 2.信用货币or金银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。信用需要有载体。两种货币的区别,仅在于相信政府(或银行),还是相信金银。 两种货币各有利弊,优点即是缺点,缺点即是优点。例如金本位,优点是有限,抑制滥发;缺点是有限,抑制经济。信用货币同样如是。 都是工具而已,关键仍在于谁是掌握者。 3.利息 利息是资本家最大的发明。按照《圣经》,不应收取利息(以“借钱”为关键字在《圣经》检索,有约30处)。所以,放贷取息,是资本家最大的罪。 不仅《圣经》如此,在任何文化中,放高利贷,都是被痛恨的。 这里的关键在于,如何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。如果是一家人,当然不应该有利息。 ——如果取消利息,世界会是怎样呢? 4.人性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,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。缺点在于,假设人性都是逐利的,视角太单一。 |
<货币战争>是本凑活的财经小说,或许还是篇不错的炒金软文。耐人寻味地是,很多人包括高盛的胡祖六,认真讨论。在我看来,阴谋论更接近国人的思维方式。淫者见淫,痔者见痔,国际银行家邪恶的幻像,其实是自己的心魔。这个主题涉及颇广,在此主要讨论组织和商业。 |
GMT+8, 2024-11-24 05:14 , Processed in 0.375170 second(s), 28 queries .